close

深蹲對於許多有在運動的人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,

不就是簡單的蹲下起立的動作,應該不太困難吧,

然而對於筆者而言,當中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。

這篇文章,希望分享深蹲中可以改變的因子,

透過改變這些因子來調整,針對不同族群、疾病設計深蹲。

 

我們透過實際案例來切入,

臨床中、健身房內,若遇到髕骨股骨症候群的人(前側膝蓋疼痛),

在物理治療的期刊中都會提到這群人需要練習股四頭肌,

原因是這些人很需要訓練力量、穩定性,

但當疼痛的初期時,深蹲反而會因為股四頭肌收縮造成較大的壓力在髕骨上

反而適得其反,更加不舒服,有些人更因為如此加深不敢運動的想法。

這時候就可以應用深蹲微調的概念。

 

改變軀幹位置、改變力學

當我們在深蹲時候,髖、膝、踝彼此都參與當中,

有些人適合深蹲時候多用一些膝蓋的力量,

有些人則相反,需要多去誘發臀部肌肉,

實務操作面,我們要留意兩個角度

  1. 軀幹傾斜的角度
  2. 脛骨前移動的角度

有研究這樣分類

當脛骨往前的角度#大於軀幹彎曲的角度(至少8度),

這時候就算是”膝蓋主導”。相反,若軀幹彎曲角度

大於脛骨往前10度,則稱為”髖關節主導”。

深蹲的小秘訣: 改變軀幹位置,改變腳使用肌群

 

以上圖來解釋。簡單來說,當我們軀幹往前傾斜越多,

越多使用到臀部的肌群,相反過來

當我們軀幹偏直立,脛骨移動往前越多,

則會使用到股四頭肌的力量越多。

 

以一開始提到的例子而言,

當髕骨股骨疼痛初期,就可以使用軀幹灣前的髖主導開始,

等疼痛慢慢改善後,再逐漸加入軀幹直立、甚至腳跟墊起增加小腿前移的範圍,

使用、訓練更多股四頭肌。

 

【影片介紹】動作內容給大家: 

https://youtu.be/8nsDutGPv9U?si=l_kKovlD7E5Rvyyl

深蹲的小秘訣: 改變軀幹位置,改變腳使用肌群

除了上述改變軀幹位置之外,

深蹲還有許多的變因可以調整,

像是: 深蹲的深度、兩腳擺位(內、前、外),

兩腳的站姿是寬、是窄,都有他的藝術在。

 

然而這篇筆者想透過這簡單的例子,

帶出一個想法,我們可以透過調整、嘗試,

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深蹲方式,

也不需要再因為疼痛而不敢裹足不前,

循序漸進的改善自我功能,

才是最好的解方。

 

參考資料

1. Straub RK, Powers CM. A Biomechanical Review of the Squat Exercise: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. Int J Sports Phys Ther. 2024;19(4):490-501. Published 2024 Apr 1. doi:10.26603/001c.94600

 

(筆者介紹)

傅傅 物理治療師 @癒健物理治療所

我的夢想是看見受疼痛而苦的人

能夠經過有效的評估、治療

搭配教導運動、強化

慢慢的掌握身體的主動性

重新讓生活更加美好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膝蓋 深蹲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傅傅 的頭像
    傅傅

    身體補習班

    傅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