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篇文章翻譯來自Gray Institute 文章:
https://www.grayinstitute.com/blog/post/1249/functional-muscle-function-one-joint-beyond-gluteal-muscles
大部分的解剖看待肌肉都是以當它開始變短後會如何作用,
並且往往只顧慮到單一平面,
但在Gray Institute approach 則是強調肌肉的3D、離心、協同、任務導向為主去探討。
傳統的觀念:
臀大肌、臀中肌、臀小肌
作用:
Plane |
Concentric Acceleration(向心) |
Eccentric Deceleration(離心) |
Sagittal |
Hip Extension 髖伸直 |
Hip Flexion 髖彎曲 |
Frontal |
Hip Abduction 髖外展 |
Hip Adduction 髖內收 |
Transverse |
Hip External Rotation髖外轉
|
Hip Internal Rotation 髖內轉 |
當我們看待肌肉跳出單一關節思考,
如同臀部肌肉連結在骨盆和髖骨上,若是要挑出傳統思考,以更加功能性角度來看待,
就必須思考到相連的關節也就是下方的膝蓋以及上方的腰椎。
(開始要思考臀肌對於上下關節的影響:膝蓋和腰椎)
當我們的腳是在地面上,此時我們的大腿產生伸直,這時候膝蓋也會跟著伸直,
這就是說當臀部的肌肉對於膝蓋彎曲的煞車扮演重要的角色阿ㄚㄚㄚ(阿是我加的)
這樣角色可以降低對於股四頭肌的負擔。
(當髖關節伸直,往往膝蓋也處在伸直的狀態,當腳是觸碰地面時候)
另一平面,當腳踩在地面上,此時若是大腿往外展,膝蓋則會開始往外跑,
更重要的是,我們的臀部肌肉的煞車作用就必須去控制膝蓋不往內扣的方向進行,
若是沒有這功用,常常會造成膝蓋的受傷。
(膝蓋的位置往往也會受到髖關節的內收外展影響,)
在水平面上,因為臀肌主要是產生大腿的外轉,
也因此他們對於大腿骨的內轉控制就非常重要,
從以上的觀點,就不難了解到,其實膝蓋的好朋友,就是這三塊臀部的肌肉啦。
(所以常見膝蓋痛不能不考慮到髖關節的影響)
當我們把焦點往上移動,從動作鍊上來思考則相對比較困難但是卻也很重要,
若是我們把骨盆當作是一個單一結構,因為薦髂關節的活動相對較少(但很重要)
在此狀況下,任何的骨盆動作都會影響到腰椎。
在Gray Institute我們稱呼由骨盆帶動腰椎的動作為" bottom- up",
為了簡單敘述,我們先看待身體為一個靜止的狀態,任何骨盆的動作都會造成腰椎產生一個相反的動作,
在矢狀面,當骨盆往後旋轉,就會造成腰椎往前彎曲,當骨盆往前旋轉,就會造成腰椎往後伸直,
在冠狀面,當臀肌收縮時候,對側的骨盆會抬起,此時造成一個骨盆側彎(lateral flexion)向臀肌的方向,
這樣的骨盆動作就會造成腰椎產生相反方向的側彎動作。
(上半身不動時候,骨盆的側彎和腰椎的側彎往往反方向)
在水平面,當臀部肌肉收縮,骨盆會往對側方向旋轉,但因為bottom-up的˙影響因此腰椎反而會往收縮的臀肌方向旋轉。
若是我們的"心眼"可以看到臀肌收縮能夠造成腰椎彎曲,腰椎側彎,以及旋轉向收縮的那側,
那當臀肌要扮演煞車功用時候,就是控制腰椎的伸直、側彎向收縮側,以及旋轉向收縮反方向側的動作。
但記得,我們的前提假設是上半身是沒有移動的,若是在整體性的動作則相對比較不同。
臀部的肌肉對於於腰椎的影響取決於動作是由上、由下或是同時驅動而決定。
當身體把所有的拼圖都拼湊起來,就能功能建立一個協同、任務導向的方式。
對於動作的分析專家們的挑戰就是辨識出臀肌潛在的角色,
專家們可以利用動作連動的3D 平面觀察,
利用3D Movement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System就可以用來評估臀肌在整體動作的角色,
這結果也可以提供往後的訓練策略,是根據現在功能性的狀態以及成功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