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介紹一篇精彩的研究結果給大家,
因為怕覺得內容太枯燥,加入許多的口語解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許多跑者,都會發現腳踝附近的肌肉常常疼痛發炎,
今天研究的主角是所謂的脛後肌
(脛後肌)
這條肌肉,扮演足底的中流砥柱阿,
因為它可以幫我們撐起整個足弓,
因此假設今天你有扁平足,那這條肌肉更加需要注意 。
(誰敢比我扁????)
重點來了(看過來看過來)!
今天這篇研究團隊希望了解一件事情
究竟!! 有脛後肌失能的女性,是否在執行一些功能動作會比健康無病痛的人來的差呢?
功能動作包含單腳平衡站,以及墊腳的動作
他們找到的脛後肌失能的條件如以下( 你可以看看你有沒有符合XDD)
1. 內側腳踝疼痛,不管是腳踝上方或是腳踝下方
2. 脛後肌的肌腱壓會痛 ><
3. 站在地板上,腳會變得很平 ,就是沒有足弓的意思。
4. 足部沒有明顯的僵硬變形
再來,研究把請這群人執行單腳平衡動作,
來比較兩群人是不是成功的比率不同,
怎麼叫做單腳站的成功呢?(是不是又想試試看ㄚㄚ哈哈)
研究的定義是
1.單腳站可以平衡超過10秒
2. 連續完成三次
(Kulig, Lee et al. 2015)
並且量測成功的狀態下,是否身體重心的搖晃程度有所不同?
最後,他們也會請所有人執行踮腳的動作,
看是否墊腳動作能預測這些平衡功能。
(墊腳)
好得好的,我知道你想知道答案了,
結果,研究發現
這群脛後肌失能的族群,的確在單腳平衡的能力時比較差的。
比例上來說是47% vs 85% ,也就是脛後肌族群成功的比率是47 %,健康者則是85%,
這就算了,我覺得很棒的一個發現是,
脛後肌受傷的人單腳平衡時候,身體搖晃的程度也比健康組來的大 (真的讓我覺得我要去好好訓練我的個案平衡了)
最後的最後,研究更發現,如果一個人可以維持單腳站10秒以上,
那麼他有很大機率可以墊腳次數超過10下。兩者有滿明顯的關係。
也可以說,假設你無法完成單腳墊腳10下,你很可能也無法單腳站超過10秒,(高危險啦)
總結一下:
1. 脛後肌失能的人,單腳平衡能力較差 (無法維持、搖晃也大)
2. 單腳墊腳次數可以預測單腳平衡能力
3. 單腳平衡能力和單腳墊腳次數都可以作為預測的評估工具
以上文獻參考:
Kulig, K., Lee, S. P., Reischl, S. F., & Noceti-DeWit, L. (2015). Effect of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 on unipedal standing balance test. Foot Ankle Int, 36(1), 83-89. doi:10.1177/1071100714551020
直接連結: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5212864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