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今天的分享是繼上一次"動作介入筋膜"一篇文章後的續集,

還記得我們的身體筋膜走向和功能動作常常是不謀而合,

很多時候日常生活我們的動作都是對角線的,

而剛好我們的筋膜走向也有許多時候是對角線的。 

(身體對角線走向)

今天想要介紹的動作是參考 Gray Institue 分享的文章中所提到的,

在這系統當中,創辦人Gray 被稱為功能性動作之父,

他使用身體的動作強調3D, 整合, 離心, 向心收縮,

並且透過不斷的微調,找到最適合的訓練、復健運動。

以下我整理出兩個動作,並且和解剖列車作出一點相關對照。

今天會先分享其中一個動作。

 

第一個動作為後側鏈: 透過下肢的旋轉分腿蹲,加上手臂往前下方延伸。 伸展到的是站立腳後側以及對側手臂的後側筋膜肌肉。

以下我們來將動作順序拆解...

(此動作目標是針對左邊髖後側到右手後側肌肉筋膜)

第一步: 先將一腳往(圖為右腳)對側方向跨步,有點往前的感覺,此時會覺得兩邊屁股後方微微緊繃就對了

圖片1.png

(將一腳往對側前方跨)

 

第二步驟:將跨步的那側手(圖為右手)往對側方向延伸,需要感覺到手臂後側有點延伸緊繃的感覺才對。

圖片2.png

(針對上半身旋轉)

第三步驟: 可以將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動作結合,一腳(圖為右腳)往對側前方跨步,

同時手(圖為右手)也往對側後方延伸,如此一路從腳(圖為左腳)到對側手(圖為右手)的後側鏈都有延展。

圖片3.png

(一路由腳到對側的手都要有延展的feel)

這動作,我自己嘗試了幾次,發現的確延展到不同的肌群,

同時也發現這走向,除了是對角線的動作approach之外,

也同時很像是解剖列車的走向,

Image result for anatomy trains latissimus dorsi

(筋膜走向: 功能線)

此動作的本身,也能夠是一個評估的工具,

觀察是否有哪個部位是特別受限的,

如果有,針對局部的地方作評估或是矯正,

進一步再把整體動作串聯起來,

因為身體最後還是需要連動,整合的。

第二個動作則會是前側的筋膜走向,將會後續整理出來

人的身體很獨特,我們一起學習成長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傅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